奢侈铺张的礼仪活动,是背离礼的本质的
原文
林放问礼之本。子曰:“大哉问!礼,与其奢也,宁俭。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”(《八佾》)
【注释】
本:根本,本质。
奢:奢侈铺张。
易:做得容易,熟练。
戚:悲戚哀伤。
【译文】
林放问礼的本质是什么。孔子说:“这个问题很重要!礼仪活动,与其奢侈铺张,宁可简朴节约。丧礼,与其做得熟练周到,宁可悲戚哀伤。
新解
林放,鲁国人。他看到当时社会上的礼仪活动,大都从事于繁文缛节,于是就展开了对礼的本质的追寻。孔子因材施教,没有明言礼到底是什么,而是通过两种现象来说明礼的本质这一问题。奢侈铺张的礼仪活动,做的是表面文章,是背离礼的本质的。而简朴节约,则更接近礼的本质。做得容易和熟练周到的礼,看似把事情办得井井有序,却没有多少真实情感。悲戚哀伤则是发自内心的情感,所以更接近丧礼的本质。由此可见,孔子所主张的礼,是发自内心的仁爱之心,而非繁文缛节的外表形式。这就是礼的本质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有这样的记载:“子路曰:‘吾闻诸夫子:丧礼,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,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。’”这是对“林放问礼之本”一语的恰当注解,可见孔子重视的是内在仁心的表露,其中隐含了“礼之本在仁”的道理。这正是孔子“仁本礼用”思维模式的体现。
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四回,用了大量笔墨描写贾敬的丧礼。书中提到丧礼前夕繁忙筹备,当天宾客如云,并描绘了路人的几种反应。“有嗟叹的,也有羡慕的,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,说是丧礼与其奢易莫若俭戚的:一路纷纷议论不一。”当日情形果然没有超出时人的评论:贾敬的灵前哭声震天,代表的却不是哀痛伤心,而是表面仪式而已。背地里贾琏与尤二姐眉目传情,完全没有一点哀戚真情。有的仅仅是奢、易的表面文章,而内在的俭戚荡然无存,这种表面奢华的礼,不要也罢。
真情实感,彬彬有礼,待人接物得体妥当,是谦谦君子及大家闺秀,也是我们平凡人的处事规范。不仅日用常行如此,职场社交也应如此。美是内心真实的流露,衔着筷子露出八颗牙齿式的非会心的微笑。为人处事,内外兼修、表里如一、真情实意才是硬道理。(段丽丽)
根据吴光编著2016版《论语治要》改编
吴光
1944年10月生。浙江淳安人。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本科,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,获历史学硕士学位。
曾任: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、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、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等职。
现任: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、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、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创会秘书长等职。
自1987年以来,多次应邀到日本、新加坡、韩国、美国、德国、前苏联、澳大利亚、马来西亚等国及港、澳、台访问、讲学、研究或开会。著有《儒家哲学片论》《吴光说儒》《干部儒学读本》等专著和文集。